转山

更新时间:2023-02-23 09:09

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宗教活动,每年都会有很多虔诚的信徒来参加,特别是每当藏历马年的时候,转山就是个盛会,参加的人数相当的庞大。因为藏历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的十三圈。所以一般信徒是不会错过这个转山机会。

简介

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

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

由来

“转山”是一种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在西藏许多地方都有转山的习俗。转山的习俗源自雍仲本教,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本教的遗俗。

诗中所说的转山,指的是神山,佛经上说居于世界最高的山,即须弥山。须弥山在佛教中被称为世界的中心,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湿婆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岗仁布钦阿修罗( 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和天界乐师等都云集在神山周围,时值马年,因此,马年便成为岗仁布钦的本命年。

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神山周围有扎布热寺、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4个小寺,寺虽小,但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的一部分。

注意事项

因为转山的路途较长,相当耗费体力,而且地处海拔五千米,极易缺氧而产生高原反应,所以转山的信徒要做好预防高原反应的准备,要慢节奏。

主要区别

转山路上,雍仲本教徒转山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转。雍仲本教是西藏古代盛行的一种原始佛教,最初流行于阿里一带,雍仲本教的兴起,已经融入了大量来自象雄西部古代波斯文化的内容,其教义更为严密,体系更为完整,仪轨礼制更加趋于制度化。雍仲本教的出现,给象雄文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雍仲本教从象雄扩散并占领了整个藏区的宗教统治地位。作为象雄文明的灵魂,本教从冈底斯山脚下一路萌芽、生发,历尽艰难传承至现代。自象雄文明而下,本教的教仪教轨塑造着藏族民众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适宜于雪域高原生态环境。信赖神,依赖神,成为老百姓不可缺少的心理磁场。苯教的传统,早已经渗透到藏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藏族文化无法剥离的精神气质。

朝拜神山是信仰藏传佛教少数民族自然崇拜的具体表现。在梅里雪山转山的顺序是由飞来寺出发,沿小路下西当村,到温泉再到雨崩最后到明永,这算是内转,全程可在四五天内完成。如果是外转就要转到西藏境内,全程需要半个月吧。

当然即便这样他们的转山也还算是简单的毕竟是绕山行走,在拉萨少数无比虔诚者则会五体投地对神山叩拜,他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上和膝上带着自己做的简易护套便三步一磕等身长头。他们常常只带最简单的食物,行进一年半载也不会放弃。他们绝不会少磕一步,遇有车辆阻挡或因进食、睡觉等原因暂停磕头,便在地上画线或用石头做标记,然后从标记处开始接着往拉萨磕进。路上他们也会向过往行人化缘。

意义

信徒们之所以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这很困难,另外的办法就是转山。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因此转山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