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通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23:11

《济南通史》上起远古下迄当代。按时间先后顺序,共分为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另附文物考古与山水园林名胜卷,共八卷。

作者简介

安作璋,男,汉族,1927年生于山东省曹县。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历任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助教、讲师、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现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山东历史学会与山东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尤其是秦汉史的研究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50多年来他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开设过中国古代史、秦汉史、山东地方史等多门课程,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高中级历史教师,有的已成为知名的学者。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与汉书》、《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秦汉官制史稿》、《秦汉官吏法研究》、《刘邦评传》(与孟祥才合著,后增订为《汉高帝大传》)、《学史集》等书。其中《秦汉官制史稿》是“秦汉史研究中的一项丰硕成果”,“不仅填补了断代官制史方面的空白,而且在许多方面有新的开拓,它的出版在中国官制史研究的漫长过程中树立了又一块新的里程碑”。《刘邦评传》一书“不仅是刘邦个人的传记,而且还是一部翔实的西汉开国史”。“其中不少人,可以说是在司马迁、班固为他们作传后第一次对他们作了科学的评述”。以上两书先后于1986年、199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此外,他还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中国史简编》、《秦汉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多卷本《山东通史》、《中国运河文化史》、大型丛书《山左名贤遗书》等多种。其中《中国史简编》于1998年经国家教委审定推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通用教材;《山东通史》“以其丰富的内容、翔实的资料、恢宏的规模、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独树一帜”,“堪称为地方史研究中的开创之作,是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突出成果”。199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安作璋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被日本学者誉为“秦汉史之大家”。他的名字和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词典》、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大词典》等多种传记、词书中。目前除培养博士生外,正在为主编多卷本《齐鲁文化通史》而努力工作。

内容简介

《济南通史》在体例上参照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和我主编的《山东通史》的体例,根据济南的历史实际而略加变通。各卷都分为前言、综述、典志、列传、大事年表五个部分。前言是以自序的形式说明《济南通史(套装全6册)》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人研究成果评述,《济南通史(套装全6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以及在编写中需要说明的若干问题等。综述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形式论述济南历史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以体现济南历史发展过程、特点及其规律。典志是以政书体的形式撰写济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社会风俗、外事侨务、文献、考古等各方面的专题,以弥补综述与列传所不便容纳的史实。列传则采用纪传体的形式,以专传、合传、类传、附传等不同体例,分别撰写济南籍对济南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虽非济南籍但对济南历史确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则视具体情况分别在综述或典志中适当加以记述。图和表包括各种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实体图片、历史地图以及各类年表、世表、专题表等,以弥补文字表述的不足。以上五个部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相补充,详略互见,力求比较充分地反映济南历史的全貌。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观点准确,史实可靠,结构合理,脉络贯通,文字通顺,深入浅出,便于更多的读者阅读。但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我们的水平有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上述要求,实在没有把握。只好恭请读者多加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进一步修改提高。

目录

济南通史(一)

总序

前言

综述

一、远古时代的济南

(一)后李文化

(二)北辛文化与大汶口文化

(三)东夷族的早期传说

二、虞代的济南

(一)虞代概说

(二)虞舜与济南

(三)济南地区的典型龙山文化

三、夏代的济南

(一)姒姓族团迁居城子崖类型龙山文化区

(二)王推官庄类型岳石文化所反映的济南社会

四、商代的济南

(一)先商与济南

(二)商朝前期商人东进与大辛庄聚落的建立及发展

(三)商朝后期谭国易姓与大辛庄聚落的衰落

(四)商朝在济南的殖民点及其殖民统治

(五)帝辛征夷方与征夷方路线考

五、西周时代的济南

(一)齐鲁建国及济南一带的诸侯国

(二)周道的修通与《大东》诗篇

(三)齐的西进和周的东征

六、春秋时代的济南

(一)齐灭祝与“公会齐侯于泺”

(二)齐桓公伐谭及其对济南地区的经略

(三)齐晋鞍之战与齐国霸业余绪的终结

(四)平阴之战与济左巨防的修建

(五)齐景公时期的济南

七、战国时代的济南

(一)田氏代齐之初济南一带的“内忧外患”

(二)威、宣二王对济南地区的经略

(三)乐毅伐齐与济南一带的战争

(四)秦军占领历下与齐国的灭亡

八、秦代的济南

(一)秦廷中的济南人士及其行迹

(二)秦始皇东巡与封禅

(三)“始皇帝死而地分”

九、西汉时代的济南

(一)汉朝建立与娄敬三策

(二)济南地区诸侯王国的兴亡

(三)酷吏郅都、宁成治理济南

(四)伏生传经与经学的阴阳五行化

(五)汉武帝封禅与济南儒生的作用

(六)济南王氏家族的崛起与王莽代汉改制

十、东汉时代的济南

(一) 耿弁平定济南之战

(二) 济南地区诸侯王国的兴替沿革

(三) 济南豪强地主及大型汉墓反映的史实

(四) 东汉中后期济南农民起义以及黄巾军在济南的活动

(五) 曹操任济南相与收编青州黄巾军典志

一、政区与职官

(一) 先秦方国与封国以及私邑与公邑

(二) 秦汉郡国及其职官

二、经济

(一) 农业

(二) 手工业

(三) 商业

三、建筑

(一) 居宅

(二) 城池

(三) 长城

四、教育

(一) 先秦时期的教育

(二) 秦汉时期的教育

五、宗教与祭祀

(一) 泰山崇拜与有济之祀

(二) 凤鸟图腾与太阳崇拜

(三) 占卜与祭祀

(四) 殉葬与牲祭

(五) 巫儿与城阳景王神祭祀

六、艺术

(一) 陶塑艺术

(二) 汉画像石

(三) 音乐歌舞

(四) 百戏杂技

七、民俗与风尚

八、文献

(一) 《扁鹊内经》

(二) 《扁鹊外经》

(三) 《难经》

(四) 《邹子》

(五) 《邹子终始》

(六) 《黄石公三略》

(七) 《刘敬》

(八) 《尚书大传》

(九) 阳丘侯刘隈赋

(十) 《终军》

(十一) 《自本》

(十二) 《天下忠臣》

列传

一、邹衍

二、扁鹊

三、娄敬

四、伏生伏湛伏隆伏恭伏无忌伏完

五、张生林尊

六、终军

七、公王带

八、王诉王谭王成王章王强

九、石显

十、崔王徐吴刘淳于孙

十一、后妃王政君王氏王氏伏寿卞氏

大事年表

后记

济南通史(二)

济南通史(三)

济南通史(四)

济南通史(五)

济南通史(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