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

更新时间:2023-02-24 16:19

服务管理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服务竞争环境中对企业进行管理并取得成功。它包括对服务利润链的分析、服务的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品营销与制造业产品营销的比较等。增加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定义

服务管理是面临服务竞争社会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虽然已经历长达30多年的研究过程,虽然在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概念,特征和一些理论探讨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所以一些学者将服务管理称为一种“管理视角”或“管理观念。”

服务管理是从营销服务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营销”是一种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作业、组织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管理活动,在这些领域内更全面、深入地围绕服务管理的理论探讨,还要走很长的路和付出更艰苦的努力,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过程来总结其活动规律,完善和系统服务管理学科体系。诚然,成本下降和产品的质量对企业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它们仍然是顾客衡量购买产品价值高低的重心。但是要实现在市场经济下的顾客满意化和差别化竞争优势,必须在核心产品之外有更多的价值,才能吸引顾客,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所以在理论界加快对服务管理系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企业界顺应形势,加快经营理论向“顾客导向”的转化,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简介

服务管理所要研究的是如何在服务竞争环境中对企业进行管理并取得成功。1990年代末期,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服务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包括对服务利润链的分析、服务的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品营销与制造业产品营销的比较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为我国服务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较好指导。

服务管理来源于多个学科,是一种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运作组织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管理活动。从科学管理到服务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它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其为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指导原则。服务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个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

产生过程

长期以来,产品制造业大都奉行泰勒和斯密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来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科学管理以发展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管理费用为主流管理原则,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作用,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这种管理原则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部分国家接近8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了30%,个别发达地区接近50%。由于“服务是过程而不是物件”,服务产出与实体产品存在本质差异,所以服务业的管理方法应当有别于制造业的管理方法。70年代时,欧美的一些营销学者发现,基于实体产品的营销理论和方法不能适应服务业营销的客观情况。如果仍采用过分强调降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管理方式对服务业实施管理的话,大量的事实已证明,会造成服务质量下降.企业员工士气低落,进而导致顾客关系的破坏,最终出现利润下降的结果。瑞典学者诺曼(Norman)和芬兰学者格朗鲁斯(Gronroos)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陷阱”。因此服务业的管理需要不同于制造业的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的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以及应用的广度上缩小了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方面的差距。这样必然给以“产品新”、“技术高”、“成本低”等质量特征来定位的产品竞争,带来严峻的考验。同时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采用与规模生产完全不同的方式取得同样的结果。如过分强调“规模经济”而忽视了“市场经济”,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产生危机。另外,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消费观念也趋于理性化和现实化,处理消费问题也更实际一些。这样的大环境,也促使了市场竞争主体形式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等方式的转变。

基于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制造业在制造技术、产品功能及产品方面的趋同,市场竞争已进入了服务竞争的时代。面临服务竞争的各类企业必须通过了解和管理顾客关系中的服务要素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迫切需要一系列理论、方法作为服务竞争的指导原则。由于建立在物质产品生产基础上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服务竞争中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所以必须探索适合于服务特性的新的理论和方法。“服务管理”应运而生。

服务定位的发展

独立发展期——新生时代——内部发展——跟随式发展

研究成果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务管理已成为国内外管理界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服务问题最早进行专门研究的是一些北欧营销研究人员。他门根据营销活动中的服务、服务产出和服务传递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模型、概念和工具,并把这些研究成果归类为“服务营销”。服务营销作为服务营理的一个研究领域,为服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开创作用。

首先对服务管理提出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的是格朗鲁斯(Gronroos) 和阿尔布里奇(Albrecht)。他们两人的定义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服务管理的含义给的十分明确,即“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驱动力”。

四大转移

从研究产品的效用向研究顾客关系总效用的转移;

从短期交易向长期伙伴关系的转移;

产品质量或产出技术质量顾客感知质量的转移;

从把产品技术,质量作为组织生产的关键向全面效用和全面质量作为组织生产关键的转移。

与营销间

服务管理的核心是服务质量。国外对服务质量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始于80年代初。北欧学者首先对服务质量的内涵的性质等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美国营销科学院也同时开始资助了一项为期10年的服务质量专项研究;欧美不少高校相继成立了服务质量研究机构;一些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这一切促进了服务管理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是芬兰学者格朗鲁斯(Gronroos)发表的一系列论著。

他在1990年出版的《服务管理与营销》一书中,将企业的竞争战略划分为以成本、价格、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四种形态,指出市场处于服务竞争阶段,促使企业经营战略转向以“服务”为主导的战略;他发表的《从科学管理到服务管理:服务竞争时代的管理视角》一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服务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区别,论证了服务管理的特征及其理论和实践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他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论证了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知,是由顾客的服务期望与其接受的服务经历比较的结果。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其最终评价者是顾客而不是企业;格朗鲁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服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利润链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凡德彼尔特大学的服务研究中心等院校的学者和专家在“服务质量”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汉斯凯特(Heskettl994)在有关研究中,探讨了影响利润的变量及相互关系,建立了“服务利润链”式结构,形象而具体地将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利润链见下图1)这个结构对研究服务问题和寻找影响服务质量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获利性

拉斯特(Rust)在主持服务质量回报的研究中阐述了提高服务质量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及途径和机理,论证了服务质量与企业获利性之间的关系:

从广义的服务质量角度来看,高质量可减少返工成本,进而导致高利润;

高质量可以导致顾客高满意度,可达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的;

高质量可吸引竞争者的顾客,产生高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因为利用现有顾客的口碑宣传吸引新顾客,可达到增加销售和减少广告费用的结果,所以一些学者认为,持续的服务质量改进不是成本支出,而是对顾客的投资,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和利润。

中国研究

我国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也十分重视服务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末期,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天津理工学院等院校的学者、教授都把服务管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获得了国家研究资金的资助。他们对服务利润链的解析,服务的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品营销与制造业产品营销的比较及旅游业管理等热点与关键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重大突破。他们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企业在服务竞争社会中,如何真正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方法。

同名图书

作/译者:蔺雷 吴贵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2180487 [十位:7302180482]

页数:472 重约:0.667KG

定价:¥45.00

内容提要

《服务管理》是一部系统介绍服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材。基于国外服务管理教材和作者的研究,紧密结合中国服务管理实践需求,《服务管理》从“基础知识”、“服务决策管理”、“服务运营管理”、“服务要素管理”和“行业服务管理”五方面对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展开阐述,涵盖了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服务管理》较现有教材有以下特色:新增了服务创新管理,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增强管理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管理等内容;加强了对服务战略决策的分析,加入了多个中国本土服务企业的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服务管理》结构安排合理,语言通俗易懂,案例扼要、清晰,适于国内读者阅读和学习,并能为服务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

《服务管理》可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专业培训教材。读者对象包括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服务业管理人员;服务业研究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服务管理活动的相关人员。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服务与服务经济

第一节 服务的含义

第二节 服务的分类

第三节 服务经济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服务管理概论

第一节服务包

第二节 服务与服务运营的特性

第三节 服务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 服务管理框架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篇 服务决策

第三章服务战略

第一节 制定服务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环境分析:产业技术市场政策

第三节 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服务战略的内容框架

第五节 服务企业的竞争战略

第六节 服务企业的扩张战略

思考与练习题

案例:“真功夫”的中式快餐

第四章 服务创新管理

第一节 服务创新管理框架

第二节 服务创新的类型

第三节 服务创新的驱动力

第四节 服务创新的模式

第五节 服务创新的过程

思考与练习题

案例:中远集团的服务创新模式

第三篇 服务运营管理

第五章 新服务开发与服务设计

第一节 新服务开发

第二节 服务设计

第三节 服务流程与服务蓝图

第四节质量功能展开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服务需求与生产能力管理

第一节 服务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第二节 服务需求预测

第三节需求管理

第四节 生产能力管理

第五节 收益管理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服务供应管理

第一节 服务供应的双向关系

第二节 服务外包管理

第三节 服务库存管理与控制

思考与练习题

案例:YJ自行车公司的年度库存计划

第八章 服务接触与传递

第一节 服务接触及三元组合

第二节 服务传递的参与者与渠道模式

第三节服务利润链

思考与练习题

案例:西尔斯公司借助服务利润链获得新生

第九章 服务设施设计

第一节 服务设施设计的框架

第二节 服务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地点选择

第三节 服务设施的布局

思考与练习题

……

作者介绍

蔺雷,理学学士、硕士,管理学博士,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服务创新与服务管理、技术创新、项目投融资评价。在国家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译著2部,参著3部,主持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主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并完成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重点课题6项,是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国内重点核心期刊编委。为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做过服务创新和服务管理类咨询项目。

2004年度获“小林实中国经济学优秀论文奖”。吴贵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科技部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第八届专家顾问团成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维修》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技术经济评价、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讲授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课程。负责并完成“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部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及一批地区、企业、研究与咨询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独著或主编教材、专著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