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恕忠信

更新时间:2023-06-14 23:30

孝,尽心奉养并尊敬父母;恕,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忠,指心态中正、立正纠错;信,诚实,不欺骗,不怀疑。

有一天,孔子对曾参说了一句骄傲而独特的话:“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说:“是的。”其他人不明白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这是曾子的总结,孔子本人并没有这种说法,但是曾子的总结很精准,所以孔门弟子都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这也是“仁”的具体运用。后世儒家也一直把“忠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简言之,忠恕之道就是尽心对待自己,然后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人。然而只知道仁爱,忠恕,这几个概念,明白几个基本原则显然不够,因为没有深刻体验,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生活,我们还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这就需要学习。

忠恕之道的基本逻辑就是:先做好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关于“恕”,孔子有过解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孝”。

心态中正、立正纠错,作为道德概念,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后在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除少数正确解读之外,多被严重错误解读,并产生了极坏的社会结果。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这就是“忠”。

信,诚也。

“孝恕忠信”组成了曾子最重要的儒家核心思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