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尿

更新时间:2023-10-16 20:17

原尿可以说是尿的前身。在人体的两个肾脏中,各有一条静脉和一条动脉。血液随肾动脉进入肾脏,分成无数条毛细血管。原尿还不是废物,是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尚未被重吸收的内含较多葡萄糖营养物质的液体,它通过肾小管进入肾的集合管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肾小囊中超滤液之间的隔膜,它主要由的内皮细胞、非细胞性的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组成,滤过膜既有阻止大分子物质滤出的机械屏障作用,又有阻止带负电荷物质滤出的静电屏障作用。

简介

血液随肾动脉进入肾脏,分成无数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进入肾小体时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滤出血管进入肾小囊,这部分滤液称为原尿。其中,这些血管进入肾脏的肾单位,肾脏的肾小体、肾小管合称一个肾单位,一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

血管进入肾单位后,首先接触的是肾小球。进入肾小球的血管称为入球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称为出球小动脉。血液中分子量较小的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等物质能够透过薄薄的肾小球管壁进入肾小囊,而大分子蛋白质等则不能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作用的产物是原尿。

正常人原尿量

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L,而实际每天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 L左右,并且在成分上也有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具有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所造成的。

误区

原尿还不是废物,是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尚未被重吸收的内含较多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液体,它通过肾小管进入肾的集合管。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肾小管的近端小管被吸收,集合管外管壁中缠绕着一些毛细血管,这时,原尿中的其他营养物质会重新返回到血液中,这时原尿才是真真正正的废物。也许这时不应该称原尿了,它是通过尿道排出的尿。

差别

正常人原尿中有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但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主要有三方面:

(1)滤过膜通透性是滤过的结构基础。

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肾小囊中超滤液之间的隔模,它主要由的内皮细胞、非细胞性的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组成,滤过膜既有阻止大分子物质滤出的机械屏障作用,又有阻止带负电荷物质滤出的静电屏障作用。因此,肾脏通过滤过膜的作用,不仅可以滤出水液形成原尿,还可以在保留机体有用物质的同时,排出机体的废物。

(2)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由3种力量组成: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它是推动滤出的力量。2:血浆胶体渗透压,它是阻止血浆中水分滤出的力量。3:囊内压,它是对抗滤出的力量。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凡能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或囊内压的因素,都可使肾小球滤过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3)肾血浆流量是滤过的前提,也是物质基础。

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比,当肾血浆流量增高时,人体形成的尿液也随之增多。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剩下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就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水分的对抗力量。如果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很高,形成的渗透压很大,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也大,结果可使尿液增多,这称为渗透性利尿。

(2)肾小球滤过率。

近端小管每分钟重吸收滤过液的亳升数,称肾小管重吸收率,它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称为球管平衡。其生理意义是使终尿量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3)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

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强大的重吸收功能,而且具有选择性,当某些病理因素损伤肾小管细胞的功能时,可造成其重吸收障碍,导致尿量增加或尿液中出现某种异常成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