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更新时间:2024-08-17 16: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开创的正确道路。

历史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这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放到这一艰辛历程中,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才能坚定对这条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始终做到坚定不移。

回顾近代历史,考察世界变化,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发展大多是以对内剥削、对外掠夺来实现的。少数发展中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虽然在某个时期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来说,这两条发展道路都走不通。要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悲惨命运,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增进人民福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只能探索新路。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农民、封建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这些运动、变法和革命都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历史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现代化之路是走不通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社会主义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道路。中国从此有了核心的领导力量,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新的转折,开辟了新的纪元。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上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二、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熔铸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它在实践中产生,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并且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只有倍加珍惜和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不断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探索和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实践与制度的统一体。只有在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中国化的表达,才能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此基础之上谋划发展,制定方针政策,推进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以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的变革浪潮,这个浪潮影响程度之广泛深刻前所未有。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我们只有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在竞争比较中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才能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开辟并不断拓展的,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根本保证的前提下得以坚持和发展的。要深刻理解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于在极具风险和挑战的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开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新境界,不断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动力。要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拓展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保持稳定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要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和统一起来,齐心协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始终贯穿改革创新精神,始终体现先进性纯洁性这个根本,始终突出提高执政能力这个重点;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清醒认识来自外部的风险和挑战,清醒认识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母版,不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再版,而是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闯出来的社会主义,这是其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遵循某种僵化的理论教条,不是从经典作家的本本出发,而是一以贯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其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他国模式“克隆”出来的社会主义,而是立足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是赓续千年文脉、传承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这是其民族特色。

坚定走好自己的道路,屡遭忧患却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的强大底气。破除西方中心论,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价值。让中国不必盲从教条、照搬外国理论,而是努力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四大优势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100 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走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这条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的优越性,是确保我们实现未来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我们党在开辟道路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使中国的未来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指引。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始终把发展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最大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制定任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要牢牢理解这个最大特征。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人均 GDP 总量处于低收入阶段和中等收入阶段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人均 GDP 总量迈向高收入阶段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深刻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就可以科学地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扎根于对战略机遇的运用上。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发展寻找到了很多的机遇。从邓小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2] 、“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3] 的嘱托,到江泽民“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从胡锦涛“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的正确论断,到习近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辩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处处体现着抢机遇、抓机遇、用机遇的特点。抓住了战略机遇,就能够化解遇到的各种风险,使我们的发展始终做到又好又快。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断突破改革遇到的各种障碍,始终把发展的关键聚焦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利益问题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就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012 年 12 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改革的某些原本属于广大民众的利益被少数人所独占。这些利益藩篱呈现出刚性化的特点:其他人很难进入被少数人独占的利益领域;其利益一旦被触及,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因此,习近平于 2013 年 7 月 23 日 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再次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利益固化的藩篱就一定会被打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利益藩篱问题,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找到可靠的路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提供了勃勃生机

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进行创造和发展的事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多次强调这一点。他说:“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他还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创造的事业,这就注定了在今后的发展中,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与风险,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可以战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1986 年 6 月 7 日 ,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搞好改革“关键是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这是说改革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意见。而邓小平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突出表现在对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与处理上面。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成效举世瞩目,它对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并且继续在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之所以能在全国广大农村迅速推广,并且坚持和巩固下来,逐步完善,正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在改革中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对此,邓小平曾多次明确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与完善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之路,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同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就能够经受住考验,战胜困难,作出突出的成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胡锦涛同志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有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拧,用 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会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可以跨越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提供了强大动力

列宁曾经指出:“重要的是相信道路选择得正确,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一条选择的正确的道路,它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干大事、融合发展成大事的优势。这些优势恰恰就是我们化解今后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的最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发挥好了中央的积极性,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发挥好了地方积极性。在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全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各个区域经济、省域经济、县域经济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局面,到 2012 年底,国内生产总值为 519322 亿元。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克服各种风险,就应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实现稳定的宏观政策、活力的微观政策、托底的社会政策三者的有机统一。

利用这一优势,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建成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电信网络等举世瞩目的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大飞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相连。这一点,德国原总理施罗德深受感触。国际著名财经人士纳波利奥尼在 2013 年发表的关于中国道路的著作中提到前德国总理施罗德讲的一番话,她讲:“德国总理施罗德 (2003年12月 ) 参加了上海磁悬浮列车 ( 连接上海市区与浦东机场的高速列车 ) 的启用仪式。媒体问为什么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列车最终由中国而不是德国购买并投入使用。施罗德答道:‘因为德国修建这样的项目有太多争议,首先是费用,其次是环境,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顾及。’中国则不同,中国由政府决策,如果有需要,那么就修建。在中国,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这样一种独特优势在今后中国的发展中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帮助我们不断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利用这一优势,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包括神舟飞船 10 次飞天、“天宫一号”与神舟八、九、十号交会对接在内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及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等高科技项目。 2013 年 6 月 17 日 揭晓的新一届世界超级计算机 500 强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中排行榜表明,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成为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的峰值速度和持续速度分别为每秒 5.59 亿亿次和每秒 3.39 亿亿次。这组数字意味着,“天河二号”运算 1 小时,相当于 13 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 1000 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所说:“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杰克·唐加拉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排行榜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中主持人之一,超级计算机基准测试、数值分析、线性代数解算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驱。 2001 年在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中,中国还榜上无名,而今天中国的机器保有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实在是令人震惊的变化。我们不仅有“神舟”、“天宫”、“天河”,还有“蛟龙”号。 2012 年 6 月 27 日 ,“蛟龙”号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最大下潜深度 7062 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集中释放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带来更加辉煌的科技成就。

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先后克服了很多困难,在重大国际活动、战胜重大自然灾害、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 1990 年北京亚运会、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 2010 年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战胜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 1998 年大洪水、 2003 年春天“非典”疫病、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2010 年青海玉树地震、 2013 年雅安大地震等各种灾害; 30 多年来,我们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倡导平等而不是输出模式的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的难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就多次提到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问题,强调这一模式和道路不强加于他人。 1980 年 5 月,邓小平在谈到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时,谈到“中国革命就没有按照十月革命的模式去进行”,“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 。 1988 年 5 月 18 日 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

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自己创造的,强求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总会引起对抗、动乱甚至战争。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后,国际上有不少好心人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感到忧虑,也有一些人干脆希望中国放弃社会主义,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者新自由主义,甚至预言中国会步苏联后尘。在这种情形下,江泽民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东欧模式,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没有理由改变这条道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选择。中国无意输出自己的模式,但我们也反对别人将其模式强加给我们。他还指出: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经济模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都应该由本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决定。 1993 年 11 月 19 日 ,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会谈时指出:“各国人民根据各自国情,选择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应该受到尊重……各国人民最了解本国的具体情况,最有资格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经验一再告诫人们,强求一种模式的后果是严重的,总会引起对抗、动乱甚至战争,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16] 中国道路从来都是平等地对待其他的发展道路。

发展道路是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因此,其他国家无权干涉。这一点是胡锦涛任总书记时的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过的。胡锦涛 2007 年 6 月 8 日 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着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胡锦涛 2010 年 5 月 24 日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推动不同文明的发展模式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应该以一种模式来衡量丰富多彩的世界。 2011 年 4 月,胡锦涛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亚洲人民历来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亚洲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 这样的发展道路为我们赢得了一切站在正义和和平立场上的人们的支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道路是各国历史发展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所决定,具有强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 8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三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未间断过的文化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的沃土良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对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规律的把握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5000 年、 500 年、 170 年、 60 年、 30 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凝练,更是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卓绝追求的理想汇聚。时间的凝练、理想的汇聚,正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中国梦必由之路

关于中国梦,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随后又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段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梦,特别是理解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实现中国梦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必须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必须坚决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或“左”或右两种错误思潮,必须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回顾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从试图以民主革命来救亡图存,到资本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败,继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再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新成就,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从中国国情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取得的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进程中获得了一种经验性的认识: 那就是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所以,当发现照搬苏联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后,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他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中,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认识和思考,这对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与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原因,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内乱,这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创伤,使得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而此时,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加速,中国又一次落在了时代大潮的后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的步伐举步维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历经了又一次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走上了新征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同时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新探索、新思考。依据对国情、世情的正确判断,我们党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这些转变的推进,我们党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打破陈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使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开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思路得以确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就如同一幅气势恢宏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足,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人民正在以新的形象走向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经济发展领域开始多元化,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引发了思想上的争论。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思想,即“新左派”和“新右派”。这两种“制度决定论”,从表面上看是对改革开放的不同态度,其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

然而,无论“左”派还是右派,两者都没有深刻领会和研究西方思想的历史根源,也没有深刻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将其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到中国现行社会体制中都是行不通的。同时,“左”右两种思潮,都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步伐,危害着中国梦的实现。如果任其发展,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左”右两种思潮的泛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正能量,来消除其不利影响。

虽然“左”右思潮论战激烈,并各自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阵营,但却没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加坚定了这种选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在改革开放30 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潮起潮落,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践已经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具有决定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1]P3 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错误思潮,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60 多年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30 多年的辉煌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科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保持清醒的认识。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障

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是思想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和保证。90 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独立自主地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如今,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各种思潮的激荡与碰撞,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经受着冲击与考验。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可望而不可及,实现起来太虚无缥缈,于是“要不要坚持”、“能不能坚持”共产主义成为一道尖锐的问题摆在共产党人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动摇,精神就会迷失,就会“缺钙”。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地不易,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同样不易。志存高远,才能立场坚定,才能一往无前。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了中国人民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科学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利于我们对历史有更为深刻、正确和理性的认识,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性看待中国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始终在政治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鲜明和信念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回顾和概括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历史阶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个历史过程及其历史地位,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作了更加有力的理论阐述,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理论武装的成效切实转化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此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 二)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历史证明,任何社会发展模式都不是固步自封的,而必须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探索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中虽然预测了新世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但并没有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制度和操作方案。马克思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首先必须体现在观念上。尽管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的国情并没有变,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并不奇怪。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牢固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用新理论解放思想,切实破除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消除不切实际的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危害,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二要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能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维护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我党能否凝聚民心、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敢于打破当前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实现现代化成果的公平分享。通过全面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之能达到相对平衡,切实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国梦”扫清羁绊,打下基础。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所有的改革和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要维护和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历史的经验证明,政权的兴衰,事业的成效,最终取决于是否“以民为本”,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须要紧紧依靠群众,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来推动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充分说明,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党的各项事业中来。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树立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理念,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深厚伟力。

(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当前,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摆在我们面前,历史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艰辛曲折的。西方国家都在期待“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前苏联) ,他们甚至喊出“发源于20 世纪的共产主义制度,必将终结于20 世纪”的咒语[4]P6 - 7。现在,我们国家正在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此,我们要充分认清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我们能否应对挑战,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硬仗,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我们党长期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增强战略定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 我们要继续用先进理论武装、团结和引领广大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改革创新; 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革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各种弊端,让改革开放焕发出新的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起点,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意志,也表明中国将再次扬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风帆: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六是深化党建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科学理性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强大政治动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